市委党校“泰兴党史微故事宣讲” 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时间:2021-09-16 15:03:00
市委党校“泰兴党史微故事宣讲”
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9月16日上午,为响应市委宣传部开展的“五微五进”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面、准确宣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的重要精神,市委党校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泰兴党史微故事宣讲”启动仪式。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华、我校常务副校长郝兴华等出席活动。
党校教员高玉碧讲述《血誓碑的故事》。沈毅烈士是扬泰地区第一位共产党人,他在刁家网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此后生根发芽。1925年,沈毅回乡开展革命工作,发展杨茂斋、熊良甫、张秀峰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约以“四贫兄弟”相称。四人沥血为志,写下了“枸杞不死,共产不灭;如有异心,神人共歼”的血书,宣誓成立扬泰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小组。自此之后,“四贫兄弟”为革命事业不断奔走,扬泰地区赤潮澎湃,晓霞飞涌。
党校教员陈捷讲述《歌儿为什么这么红》。1940年10月初,黄桥决战的枪声打响了。因为部队的炊事员都上了前线,前线的新四军吃饭成了大问题。为了支援前线,黄桥老百姓们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白面,争先为战士们提供热乎乎的烧饼。黄桥百姓支前的故事被谱写成《黄桥烧饼歌》,唱遍苏北,响遍解放区,被载入《抗日战争歌曲集》和革命音乐的史册。
党校教员慈干讲述《仙人指路》。黄桥战役胜利的背后有一位无名英雄——爱国名士朱履先。在黄桥决战中,朱履先做了大量统战工作和支援前线工作,为黄桥战役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朱履先从一位清朝举人、反清义士、继而成为拥护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革命者,再到归隐山林的隐士,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党员,将自己的信仰归依为共产主义。
党校教员乔典讲述《潜伏人生写忠诚——伟大的无名英雄沈安娜的故事》。革命的胜利有赖于前方将士的抛头颅撒热血,但也离不开地下工作者们的隐忍与蛰伏。故事的主人公沈安娜是一名泰兴籍的红色特工,她对党忠诚,不畏艰险,凭借一支素笔,秘密潜伏敌营十四年,周旋于敌特之间,游走在虎狼之窝,特别是潜伏在蒋介石身边十一年,被人称之“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党校教员李玉秀和钱宇欣讲述《人在阵地在—高地雄魂杨根思》。故事的主人公杨根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70多年前,杨根思用他的忠诚、胆识、血性和担当,熔铸了“杨根思精神”,发出了“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就“泰兴党史微故事宣讲”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把今天得故事讲述制作成视频,利用“智慧泰兴”进行广泛宣传;二是要进一步打磨宣讲内容,形成一批现场教学精品课程;三是要组织宣讲小分队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深入宣讲,让我市红色血脉代代传承。
供稿:办公室 杨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