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共泰兴市委党校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研活动 > 正文

“今天我主讲”第三讲:促消费视角下构建“双循环”的措施

时间:2023-08-24 09:53:00

“今天我主讲”第三讲:促消费视角下构建“双循环”的措施
 
一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大国经济的优势所在。
一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再次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消费是当前恢复和扩大需求的关键所在。
一一8月23日下午,我校开展第3次“今天我主讲”主题活动。本期主题:《促消费视角下构建“双循环”的措施》。
一一林浩,中共泰兴市委党校市情教研组讲师,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及市情调研相关工作,在多家期刊发表理论科研文章。

一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度形成了以外循环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全球经济下行、国际贸易减少的背景下,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经济的循环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四大环节能否紧密衔接、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内需潜力能否有效释放。之所以强调消费,是因为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作为最终需求,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
一一一、提高供给质量水平,激发消费活力
一一供需匹配,消费才能旺。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才能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让消费市场的潜力更加充分地释放出来。所以当前,要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
一一二、从需求端聚能发力,释放消费潜力
一一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从需求端聚能发力,就是从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上夯实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根基,拓展新发展格局的可行空间。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其中包括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努力扩大居民消费、充分释放内需潜力,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重要方面。
一一三、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增强消费能力
一一短期来看,消费受心理因素影响,但把时间拉长,消费最终取决于收入,在宏观层面看,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是构建双循环、拉大内需的必经之路。
一一2008年以来居民收入占比有所提升,但与消费对经济的增长贡献仍不匹配,继续提升居民收入占比,还有没有其他潜力可挖呢?一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缩小城乡差距,让6亿农村人口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三是拓宽理财投资渠道,提高财产性收入。
 
供稿:办公室 杨圣